A.R地球(2018)

 

AstroReality地球由模型和配套APP组成

模型为高精度3D打印,APP则集成AR、AI功能;作为一款地球科普类产品,它的受众以青少年为主

APP内容

· 人类分布与城市介绍    · 动物介绍与历史分布    · 地质构造与山川河流分布    · 实时云图与CO2历史等

APP卖点

具有时空关系的科普地球

· 将复杂的数据简化、可视化,以地标点、视频动画等形式呈现在3D空间中

· 既解决了内容“在哪里”的问题,又解决了“什么时间段发生”的问题,并且希望做到最大程度的时空连续性

2019年荣获CES最佳创新奖

2019年与澳大利亚EarthED教育机构合作

很惊喜,A.R Earth在《小欢喜》中露面。

我的工作范围

产品经理 /UX/ 项目负责人

· 制定项目发展方向,产出PRD文档

· 产品原型设计,交互设计,与UI设计师与工程师配合推动产品实施

· 整理与编辑APP内容,规划与设计配套CMS

 

产品设计师

· 设计产品包装与说明书等配套物料,把控与推进物料生产

通晓地球

心愿与独白

2020年9月1日晚,北京,想了想还是加上了下面的一段文字。也是从今天开始,我想尽量给这些没有生命的工作,增加那么一点鲜活的东西。

 

地球项目是我的孩子,在这个孩子身上,我付出了我能付出的所有,也像一个老父亲一样忍耐着过程中的艰难与辛酸,更像所有父母那样,对自己的孩子怀揣着期许的时候,也藏了或多或少这样那样的私心。

所以,在离开地球项目后,我曾经失落了很久,也曾做过无数的假设…

我希望地球项目能成为一个伟大的商业项目,也更希望它能在科普领域开始一个新的时代。

 

也许正是因为我想要的太多,所以才会将这个项目的真实规划拓展到了我所能“看到的极致”,而后我将所有宏大的目标向着可实现的最简核心聚拢,然后才有了今天大家所能见到的“雏形”。

是的,在我的眼里,这个孩子仅仅只是个“开始”…

就像所有望子成龙的父亲,我理想中的它鼎盛后应该是这样的:

 

宏观层面来看,

<它是地球历史的百科全书>

它可以让我们以上帝般的全局视野,浏览地球上有地点范围和时间延续的历史。

这个历史可以是亿万年地质演变的过程,也可以是千万年动植物演化分布的历史,更可以是千百年人类文明痕迹的变迁。

这个想法是不是感觉很眼熟?

你猜对了,全历史(https://www.allhistory.com/),只不过全历史汇聚在了人文历史上,而我们的梦想则是聚焦在时间与空间相对应的自然历史上。

在2018年中期,我们的项目已经在kickstarter上众筹,全历史彼时还未进入我们的视野,所以整个关于“自然”与“时空”的核心构架也是源于我们核心团队的思维碰撞。

 

<它是一个开放式/半开放式的模块化平台>

它应该有标准化的内容接口和内容模板,可以针对预先设定好的大类进行快速转化。针对特异型优质内容我们当然也可以进行快速定制。

自然历史注定了会是兼具深度与复杂的内容,而这些内容的产出也注定会有较高的门槛,至少要将各种科研结果简化和整理,将各类数据图形化和动视化,就会需要大量专业人员,也只有开放与半开放平台才能真正汇聚如此力量。

 

<它是链接科普与科研的桥头堡,是一个精品地球科普内容的生产平台>

我最大的心愿其实是对未来科普的期望,是希望那些零碎且深度的科研成果能通过地球平台,经过简化、整合、视觉化,转化成大众喜闻乐见的东西,就算不能喜闻乐见,也希望能通过某个点去抓住人们好奇的心,这个点可以是猎奇的内容方向,可以是炫酷的数据展示方式,可以是优质的短视频…

而知乎、抖音完全可以成为这个平台针对性的内容载体。

 

<它的未来应该是集合了最前沿人工智能的定向大数据处理平台>

未来,定向型的人工智能将是真正帮助“上帝”处理海量数据的最终利器,不论是微观层面的细枝末节,还是宏观层面的一览无余。

 

回到微观层面,

<它的核心内容应该来自优质合作>

精美的图片,优质的短视频,独一无二的内容,无一不需要众多优质的第三方。

 

请和我一起展望一下这个平台的冰山一角,当我们在谈论某一种生物时,就比如人类。人类并不是孤立于时间长河中的一点,而是拥有自己历史的生命奇迹,并且人类与它生存的地质环境,与当时的气候环境,生态环境息息相关。

当我们把视界放开之后,当生命,地质,气候,历史等等不再割裂,你的世界又会变成什么样?

你以上帝的视角,俯瞰苍茫大地,在时间轴的缓缓前进中,你将看到人类数十年研究成果的集合。200万年前,更新世,地貌与现代显著不同,整个欧洲大陆经历了多次冰川进退交替,人类的足迹伴随着气候的起伏变迁,从非洲大陆勇往直前,经历过反复曲折的百万年时光,终于在2万年前的更新世晚期,人类从冰封的白令海峡最终踏上了美洲大陆…

而这不是一段BBC早就做成成品的CG动画,也许这仅仅是这个平台中,大家热搜的话题,靠AI把相关内容临时拼接一起的实时3D演示,如果你想了解猛犸象和早期人类痕迹的关联,只要加上一个条件就好!

 

这就是我愿景中的地球项目,AR增强现实也好,地球实物模型也好,都只是顺应风口的一时体现。

而我在很早前便意识到,再大的格局也需要以点带面,所以项目伊始便做了一个艰难且固执的决定:

内容上我要以少量动物历史分布破冰,以部分经过第三方科研机构加工简化的历史数据趟路。

原因再直白不过,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最优解。

在技术框架层面,提早进行“标准化与模块化”的浅布局,尽量将已有内容的开发过程高复用。

而从短中期来看,地球项目在微小团队实操下,注定需要在忍耐中完成核心技术和核心内容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,其他远景需求和表达欲望则应该做到最大程度的克制…

所以,我终究还是一个理想主义更多的人…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