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行服务平台(2019)

与微软团队合作,

为中国银行内部平台打造的移动端UI

我的工作范围

UI设计师/UX

· 主导UI设计,产出UI组件和设计规范

· 与产品负责人配合打磨用户体验

提案

· 以草稿的形式快速提案,以便确定风格和布局方式

· 确定草稿后再就内容、颜色、图标等细节进行深度细化

核心页面设计

· 首页头部图片可自定义

· 白灰为主,以中行红为点缀,既符合中行配色习惯,又可最大程度的容纳复杂的功能性配色

功能页设计

平板端设计

· 水平方向多栏布局,优点是层级清晰、交互快捷

整体设计方案说明

· 以“简约”为主

既满足快速开发的需求;又利于应对密集性内容和复杂性布局

· 所有设计元素组件化

考虑到开发时间短、功能复杂的客观条件,

前期就着手规范设计标准,并尽量将设计元素复用化,同时也尽力兼顾了功能上的可延展性与扩展性

通过迭代,在UI设计的中期完全组件化,以搭积木的方式快速推进后续页面的设计与开发

独白

2020年9月3日,威海。

 

我进入这个项目始于2019年11月,结于2020年5月。和大多数的IT人一样,2020年年初的新冠疫情,让我们有2个月的时间是完全在家中办公渡过的。

感觉做IT的这批人都有一个共性,就是自律性偏好,放在他们年少的时候应该也都是传说中的“三好学生”吧?所以那2个月左右的居家办公丝毫轻松感都没有,每天从睁眼到闭眼都是满满的工作。

 

其实我能进入这个项目,应该是个巧合,或者说,有一连串更大的巧合在里面。

 

2019年4月离开了伴飞3年的AstroReality,经历了一段从低沉到唤醒的过程,完美的又一次踩上了时代的风口,在“35+岁失业”的这个热门话题上成为了亲历者…

我知道,像我这种本就不走寻常路的人,一旦在岁数偏大,大环境陷入低迷的情况下,一定会受到最先冲击,而我能等待的只有“一个机会”。所以失业的那段时间,我难得的淡定与坦然。小h问我,你怎么不急呢?我则回答,急有啥用?

那段时间我花了大把时间复盘过往,同时还考下项目管理认证PMP。也正是因为系统的学习了PMP,让我明确了一件事,我的悟性足够好,已经通过自己积累了很多散装的PM经验,但是“做事”不仅需要会“做事”,还需要会“做人”,后者可要难了太多。

 

2019年11月某日,我正在医院体检,旁边一个女生正在和医生大吵,大概原因是发现了自己的某处结节增大,但是医生却没有把她和它当回事。

我是个善于换位思考的人,我能理解那个女生的崩溃,当然也能理解医生在某些时候的言行。但是,有的时候,“善于换位思考”并不是什么好事,有时还真不如就执着的站在某一边,哪怕较真一些!

那个女生说不好就是老天爷给我的一次最大的启示,但是我并没有明确的意识到,她就是我的镜子,是提醒我要注意自己身体变化的镜子!

因为我的结节也比印象中增大了一点…

而我,选择了没有当回事…

 

也是同一天的同一时刻,W问我,有时间么?能不能来帮我个忙?我一想自己也没什么事,那就去一趟呗。

去了才知道,原来是微软和中行的项目,然后和G聊了很久,发现大家都是条理清晰思维敏捷的实干型选手,当时就很爽快的接了这个项目。而这之后,也经历了一些坎坷,但工作嘛,总会有沟沟坎坎,也就没啥可说的了。

也是这次机会,居然间接的达成了曾经一半的心愿。而这个心愿就是能入职微软,近距离的触摸这个曾经和现在的IT巨头。

和微软合作的半年多,做了多个项目,也得以流窜在微软的各个办公区,用小h的话说就是,感觉你不像是去工作的,倒像是去旅游的,走哪都看着新鲜。没错,是挺新鲜的,至少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“亚洲研究院”,而且因为疫情影响,空空如也;也是第一次见到有在自己的办公楼里开星巴克的,而且还远大于常规规模。

我好歹也是在两家外企干过的选手,可还是当了一回进大观园的刘姥姥。

 

其实仔细想想,假如存在“如果”,如果在医院我也较真一次,说不定也不会是现在这种不可逆的结果,但是如果较真了,说不定我也就错过了达成心愿的机会。

不过呢,这世上没有“如果”这条分支可走,也没有ctrl+z这种操作,所以以我的脾性,最多也就是想想而已,算是给未来留个经验。

毕竟人生不过如此,活着就理应向前。

 

发表评论